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团结村的蚯蚓养殖基地内,工人正忙着给蚯蚓养殖床追加养分,做好春季蚯蚓饲养管理工作。
当前正值蚯蚓生长繁殖期,蚯蚓养殖基地的养分主要来自发酵好的牛粪、猪粪,养料来源大多为附近养殖场。用粪便养殖蚯蚓,既能解决污染问题,又能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蚯蚓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今年我们靠蚯蚓与有机肥预计就有50多万元的收入,所以不要看蚯蚓个头小,它全身都是宝。”说起蚯蚓养殖,养殖基地负责人朱成昌很是自豪。
年,朱成昌在甘肃边防服役退役后,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探索自主创业的新路子,回乡成立公司研究探索“自然养殖法”,开展蚯蚓养殖。目前,企业存栏蚯蚓3—5万斤,日产蚯蚓—斤,按照市场价格10元/斤,销往江浙沪地区,年产值利润达50余万元。此外,朱成昌还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附近15名村民就业,带动五河、怀远等周边地区蚯蚓养殖户近30户,并义务进行技术示范和传授,在自己致富同时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实现企业与村民互利共赢。
“养殖蚯蚓很简单,干活轻松,像我现在一天工资元,收入还不错又能照顾家里。”正在大棚里工作的村民朱世坤说,发展好蚯蚓养殖产业,大家在增收同时也解决了附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如今,一条“养殖废弃物—蚯蚓粪肥—农业种植”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正在团结村形成,串联起一条生态绿色的循环产业链,“拱出”一条让群众增收的致富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并加大投资引进一批机器设备,用于蚯蚓粪便有机肥的加工和包装,争取形成一条养殖—加工—售卖的深度产业链。”朱成昌说。
来源:风起淮上
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蚌埠市农业农村局这样做…
历我市“三措并举”扎实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史固镇县:组织农业科技下乡服务为“两强一增”助力消一图读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