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课程故事昆虫奇遇记
TUhjnbcbe - 2022/3/16 15:05: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幼儿的学习就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激发、保持并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日常生活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富于理解和激励的、宽松而安全的、积极互动的环境,并和他们一起快乐地动手动脑、感知和体验、交往合作、探索创造......

课程缘起

年3月2日星期三

我们正在菜园里种菜,突然,烽烽兴奋地对我喊:“老师,我们发现昆虫啦!”我顺着天天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只蚯蚓。我说:“这是昆虫吗?““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蚯蚓到底是不是昆虫呢?

我们开展了调查。

初步探索

我们的讨论

问题一:

师:你们认为蚯蚓是昆虫吗?

陆*:我爸给我捉过蚯蚓。

李耀霖:我看过蚯蚓的书籍。

阮铭骢:蚯蚓不是昆虫,因为它没有翅膀。

我们的结论

蚯蚓不是昆虫,是环节动物。

问题二:

那到底什么是昆虫呢?

我们的结论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查阅资料,最后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2对翅膀和6条腿,一对触角。

年3月7号星期一

散步时,可爱的小蚂蚁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大家蹲在地上观察了许久,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吃什么?蚂蚁为什么要爬来爬去的……”蚂蚁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意愿。

随后还看到了许多别的小虫子,于是一场昆虫奇遇记就这样开始了。

陈鹤琴曾说:“儿童的世界那么大,有伟大的自然亟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亟待他去探讨。如四季鲜艳夺目的花草树木,光怪陆离的虫与禽兽,变化莫测的风霜雨雪,奇妙伟大的日月星辰,都是儿童知识的宝库。”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和能力,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对昆虫一探到底。

发现与探索

首先,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标本等,带幼儿认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与幼儿讨论什么是昆虫,昆虫有哪些基本特征。

老师带幼儿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后,接下来,一起去寻找昆虫......

在讨论后,我们决定一起去寻找答案,了解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于是在幼儿园内进行了昆虫的探秘......

我们可以把虫子带回班里,这样就可以仔细观察它了!

我们可以把虫子带回班里,这样就可以仔细观察它了!

我猜昆虫会藏在草丛里、湿的地方还有小小的地缝中。

老师,快来看呀,我们又发现了新的小虫子!

阅读昆虫

一套法布尔的《昆虫日记》,让孩子们对阅读区有了新的期盼和喜爱,每天的游戏时间都争先恐后的进入区域进行阅读,同时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生活中常见的昆虫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是数量最多的昆虫。

七星瓢虫是迁飞性昆虫。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肉食性昆虫。

蜻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昆虫。

一起出发吧

出发之前,我们来做一份计划吧。

分享我的春游计划。

你的计划

是什么?

我们走进原始森林,走进大自然,继续踏上探秘昆虫之路。

声音太大吓跑虫子怎么办?

我们要悄悄地走。

一下就把虫子捏死了怎么办?

小手太容易伤到昆虫了,我们需要一些小工具!

孩子们像运动员一样精力充沛,像科学家一样充满好奇,

宝贝们都在积极的探索发现着,下伙伴们一起分享、交流自己找到的小虫子。

在过去的一周里,孩子们与虫虫亲密接触,观察并发现了很多关于虫虫的秘密。我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对虫子的了解增加了很多。

把我们观察到的昆虫,用绘画形式记录下来。

对于虫虫的探究,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过程中愿意和同伴、家长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们在观察、发现、探索、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让我们继续跟随孩子的脚步,等待那些“趣味的故事”被发现、被滋养。

这些昆虫又都有那些异同?

每个孩子都是自然之子,

它们对自然充满着好奇与热爱。

在这里,孩子和老师们以自然为师,

一起追寻着对美好的欣赏、

对未知的好奇、对发现的惊喜、

对生命的关爱、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喜爱,

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让孩子们去自然中自由探索吧,

这将会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礼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课程故事昆虫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