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是普遍认同的绘本阅读的最大价值。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词汇量,还可以增强儿童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绘本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将儿童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为了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写话能力,年4月8日下午我校语文组开展《绘本阅读与低年级写话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省级课题教学研讨展示活动。
活动安排表:
高云——《蚯蚓的日记》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高老师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拉近师生距离,借助卡通“蚯蚓小弟”的形象及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她从蚯蚓的众多日记中精选四篇有代表性的日记(听到、看到、做的、想的)进行导读,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蚯蚓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阅读、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明晰日记的内容是自由的,需要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及时记录。高教师善于创造写话的“场”,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在绘本阅读中渗透写话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表达,乐意写作。
《彩虹色的花》——洪阿清课上,洪老师采用了猜读、表演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等策略。在学习前两个故事后,放手让学生学习后面的故事,而后用填写故事情节表检测阅读效果,最后交流印象深的画面,让学生学会快乐阅读和分享。当彩虹色的花又盛开在田野上个,他会怎样和别人分享他的快乐?让学生拿笔创编属于自己的彩虹色的花的故事。
老师们认真听课做笔记互动评课以上是两位老师说课并反思,紧接着是老师们评课。
曾彩妃老师:高老师让学生首先从阅读封面开始,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其次,高老师以点带面,选择其中四则日记教,并且让学生选择你最想读哪篇日记,这种随机学习的方式,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提现了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再次,在教学中,高老师多次让学生展开想象,组织学生不断观察,猜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绘本学习的目标。最后,高老师还从阅读绘本中进行课外迁移和延伸,指导学生写日记,并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激发了学生尝试写日记的兴趣,又实现了这节课的另一个目标。
李勇老师:洪老师通过猜谜语的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彩虹自然而然的引出彩虹色的花,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故事的精彩,课上老师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说的不够的地方进行引导,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扎实到位,让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达到了本次课题的目的——绘本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方婷老师:教师由猜迷语,引出彩虹色的花,为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配乐叙述、播放录音等方式自由地阅读、理解,引导学生猜测和想象。利用情节表合作阅读,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充分激起孩子乐于帮助朋友的情感,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升华情感。建议如果能将情节表中枯燥的文字,换成精美的图片或动图,就能给学生带来形象直观的感受,使之更乐于阅读绘本。
包海风老师:洪老师上的《彩虹色的花》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素材,生动有趣:1.教策略,让孩子学会读书。2.读绘本,让孩子感受快乐。3.仿句式,让孩子学习写话。不足: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