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影蒙太奇;蒙太奇艺术;剪辑手法
1.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一词最初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指构成和装配。后来发展为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指结构和组合方法。后来,随着苏联电影的发展,该词被其所引用,指电影片段的剪辑和拼接组合,是整个电影重组的形式和方法。
2.蒙太奇在《抓住那个家伙》中的运用
电影《抓住那个家伙》是韩国年上映的一部大众化电影,在众多犯罪悬疑类型片中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其有别于传统电影中的叙事模式,以特殊的蒙太奇手段,呈现出现代电影的新手法,从而备受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15年前女主人公的女儿被绑架,但凶手一直逍遥法外。法律上15年的公诉期所剩无几,女主用报复的手段,与凶手角色互换,以同样的方法绑架了凶手的孙女,最终在警官的帮助下凶手被判入狱。如此简单的剧情以顺序的方式讲述出来一定平淡无奇,缺乏叙事美感和可看性。但是,看完这部影片,我们不禁将其与传统电影中的叙事模式作比较,电影或是故事片在出现的时候就已经伴随叙事,“如何讲故事”在漫长的电影发展史中突出它的变革意义。
2.2声画蒙太奇在影片镜头里的运用
2.2.1影片中声音用于渲染气氛的经典运用电影中的声音蒙太奇,就是指以最小的声音可分段落为单位,在画面蒙太奇的基础上进行声音之间、声画之间的各种形式和关系上的有机组合[2]。通过声音与声音的拼接重组,不需要画面就可以完成电影的表意工作。利用声音的三维空间,通过声音的物理特性(音色、音量、清晰度、方位等)来实现声音对于空间的塑造,打破二维画面的局限性,从而补充画面中的叙事漏洞。声音蒙太奇在将电影的故事情节向前推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情绪表达功能。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轻音乐及下雨天来渲染主人公悲伤与无奈。雨的场景和音效为剧情的进展做了铺垫,极大丰富和提升了观众对电影的情感反应,积极地调动观众情绪,更快带入剧情。影片中公讼期只剩两个小时,吴警官准备放弃继续抓捕嫌疑犯的时候,西珍母亲绝望地站在雨里,此时雨打在伞和地面面上的声音配合着背景音乐,能让观众感受到女主人公因绑架案失去女儿的悲伤和嫌疑人即将逍遥法外时的内心挣扎与无奈。这场雨是从嫌疑人进入吴警官视线时开始的,雨在电影中的运用经常伴随着消极的事件、消极的情绪,音乐也略带一丝悲凉,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吴警官这次的抓捕行动依然落空。音乐也可以用来转场。从内容上看,从此处开始剧情有了较大转变,女主开始独立调查,接着第二件绑架案随之开始;从电影节奏上看,音乐使得前后两个案件分割形成转场,为影片剧情反转制造悬念和铺垫。
2.3叙事蒙太奇在影片中的运用
所有影片都在叙事,但叙事方法各有不同。有的以人物为主线,有的以时间轴为主线,有的平行叙事,有的交替叙事。在镜头的组接中都按照制作者设定的电影基调来形成电影的风格化。讲故事总是力图从一个角度出发,把故事有逻辑地讲出来。电影则不同于讲故事,利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段将故事碾碎、杂糅,让许多个段落交织在一起,通过蒙太奇思维将之排序,形成强烈的冲击。
2.3.1时间轴上的蒙太奇整个影片都在看似时间、空间混乱的情况下被剪辑在一起,导演大量运用这种剪辑手法将三条线上的故事讲述完整,最后汇合在一条主线上。该部电影,以顺序的方式讲,其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1)回忆15年前绑架案的经过,几经调查却始终无果。
(2)在公诉期将至时依然与凶手擦肩而过。
(3)警官近乎放弃继续调查,受害者母亲独自展开调查。
(4)母亲发现线索找到凶手的家,欲对凶手下手,最终还是放下了刀子。
(5)母亲精心设计,利用相同的手法绑架了凶手的外孙女。
(6)凶手报警,吴警方介入,发现作案手法与15年前调查无果的案件近乎相同。(7)抓捕凶手,通过电话录音匹配认定是其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8)最终通过吴警官电话录音发现声音竟是凶手15年前作案时的录音。
(9)西珍母亲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过程,并说服凶手承认了当年的犯罪经过,用现在的假罪弥补15年前的真罪。
顺序符合大众对于感知事件的习惯,是早期的电影叙事模式,包括时序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外视点角度的期许。而在此电影对于镜头顺序的特殊排列是这样的:(1)→(2)→(3)→(1)→(5)→(6)→(3)→(5)→(1)→(5)→(1)→(5)→(1)→(3)→(5)→(4)→(8)→(4)→(6)→(8)→(4)→(9)→(1)→(9)。
从序号的排列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将故事情节全部敲碎重新组接,看似很乱,实则分和巧妙,这也是此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得当之处。这种排序无疑是对导演剪辑技术的重重考验,也是对观众边看边思考的烧脑考验。打乱了时间的流线性,这种特殊的表现力给影片带来了叙事的新时代,把简单的叙事结构变得复杂,把单一的叙事模式变得多元。
2.3.2节奏上的蒙太奇影片有3条主线,两条故事线和一条15年前的回忆线。两条故事线由男主和女主分别构成,在公诉期结束的那一刻开始同时进行,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上演。第三条回忆线则通过恰当的回忆和前后案情的重叠被穿插在两条故事主线当中。在西珍妈妈听到自己的录音带被发现时的一个回头上,此处,三条线相交在同一时间点上时,案情才真相大白。利用蒙太奇在结构上的错乱剪辑,乱中有序,交错恰当,巧妙地完成了叙事。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在导演的特殊剪辑技巧中被巧妙地安插,抓住观众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影片的结尾跌宕起伏、令人诧异,但在叙述事件时整体结构紧凑。女主人公绑架了凶手孙女,利用当年凶手在作案时的声音录音再次作案,导致一个的假象是凶手自编自演绑架孙女,最后剧情反转,比较震撼。二是影片中也有舒缓的节奏风格在里面。通过西珍妈妈两次抱树时的镜头对比,第一次凶手还没找到,第二次凶手被绳之以法,女主也用自己的方式让女儿的死有了结果,抱着树的那一刻自己也得到救赎。在心情平静后,观众的心理难免有些波动,会去引发思考,用一个错误去弥补另一个错误究竟是对是错。
3.结语
随着电视剧、微电影、网大、短视频等的日趋增多,为缓解观众的视觉审美疲劳,电影应在制作方面多加研究和探索,更好地运用蒙太奇手法,让电影画面之间的承接、声画的配合、拍摄的视角、叙事的方式多加变化,在拍摄实践中完成镜头语言的价值,既开掘电影语言本身的潜力,也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享受。蒙太奇手法在电影剪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胶片这种单一的、线性的一维空间里拍摄变向的、多轨迹的跳跃时空,打破常规的叙事方式,多角度重叠交错,构成了现如今日趋成熟的蒙太奇技巧。蒙太奇在电影制作方面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千千万万个电影工作者为了整体的叙事功能,通过大胆构思、不断尝试和缜密的分析实践得来的。电影不仅体现的是故事情节,还体现了导演风格化的蒙太奇思维。其中,可供探索的空间还很大。
|参考文献:
[1]邓烛非.蒙太奇原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李由.谈电影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J].电影文学,(21):17-18.
[3]厉先锋.蒙太奇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史梦莹兰宇
—THE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