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蚯蚓饲料(家畜粪便、酒糟、剩余饭菜、废血、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个关键,如果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将会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利用绿陇有机肥发酵剂对粪料进行发酵处理,粪料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异味降低,而且饲料发酵好以后,ph值自然会达到6.5-7.5,不必调节,直接就可以饲喂,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1.饲料配方:牛粪50%、纸浆污泥50%或牛粪%或一切禽畜粪混合%或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可以使用菌剂有机肥发酵剂进行发酵),鸡粪需要先用来养蛆后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养蚯蚓,否则蚯蚓会全部逃走或死掉。
2.饲料发酵:用稻草、秸杆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重复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绿陇生物EM稀释液,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
3.饲料调制: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当PH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盐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
4.养殖密度:牛粪养蚯蚓其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适时补料:通常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将全部猪粪变为蚯蚓粪,此时需补料。补料时可在原饲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根据蚯蚓的食量确定加料量,饲料要铺设均匀,再加上稻草,经常浇水保湿。
6.合理浇水: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可以定期使用EM原液补充料层的有益菌。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
1、饲养设备。建池:挖坑大小不限,注意防逃防积水即可;立体饲养:搭架、建槽,每层间隔40厘米即可;或用木箱、篓、盆、缸,室内堆料均可。
2、饲料准备。搞了“三性”饲料的组合搭配。“三性”饲料,即动物物饲料:猪牛粪等;植物性饲料:各种秸秆、树叶、杂草等;水果性饲料:西瓜皮、烂水果、桔子等。第一、三类饲料大体占70%。
3、温湿度条件。(1)最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2)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料,手指间见水珠但不滴下为宜。酸碱度PH值6—8。
4、投放种苗。先在蚯蚓养殖池里(或木箱、室内地板上),平铺新鲜牛粪15—px,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料投入—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5、日常管理。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并加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成倍扩大饲养面积。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一年可养9批。
6、采收方法。用铁丝网装钉一个筛子(用木片固定),然后将蚯蚓连土放在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蚯蚓怕光怕热,即往下钻,筛子底下放一盘子即可收集蚯蚓,然后投给蛙、鸡、鸭、猪等食用(鲜食)。
7、定时清出卵茧,提高孵化率。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蚓床必须通气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56—6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卵茧孵化15—20天便可出幼蚓,孵化率达95%以上。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三、四条小蚯蚓,二至三个月成熟,四至六个月可繁殖十倍。
看看我们的绿陇生物吧
服务--
山东绿陇生物着重于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重点生产和销售微生物肥料、发酵剂、水产养殖微生物、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生物有机肥功能菌、微生物农药!绿陇,让农业回归原生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