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桅帆”
“三桅帆”书系,是一部异视角看世界的文化书系。
本书系命名“三桅帆”,是因为三桅帆是人类大航海时代一个标识性物件,乘坐三桅帆可以在海上连续待上数月,甚至可以环绕地球航行。
由于三桅帆技术的成熟,人类终于可以走向深蓝大洋,用讶异的眼光迎接扑面而来的另一个世界,从而掀起了地理大发现的浪潮。
人类文明,从此航向一个新的时空征程。
本书系也正是以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为主线,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寻常视野中,展开了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新世界,正如登上三桅帆船乘风破浪,看尽世界美景一样,“三桅帆”书系是多学科叠层次的交织,亦是广思维、异视角的观察,由图画与文字共同烹调出一桌文化盛味。在这套书系中,读者可以领略到全球文明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
而作为这套书系的开山之作,《玫瑰》《云》《水》成功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元素,搭配上百幅彩色图片展开了深入的话题。它敏锐地抓住那些为我们寻常所忽略的问题:为何古代宗教画里处处充斥着“云”的元素?玫瑰的花语从何而来?它在大航海时代又担任了什么作用?水运对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当转换思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它们,我们惊讶地发现,它们经历的历史,远超我们想象!
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主角们”吧!
《玫瑰》
作者:[英]凯瑟琳·霍伍德
定价:98.00精装
玫瑰是蔷薇科的主要植物之一,与蔷薇、月季等同属植物有着亲缘关系,在漫长的种植历史中,这些同科植物经育种人的精心杂交培育,如今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花卉品种。
《玫瑰》一书,并不是从玫瑰花的植物学特点上介绍其如何栽种、培植,而是从自然文化史的角度切入,追溯了玫瑰跨越几个世纪的繁育历史和与人类文化紧密融合的历程。除却对玫瑰在植物学中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之外,书中还展示了玫瑰在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部分内文:
在尼古拉斯·希利亚德与罗兰·洛克在德比郡的哈德威克宫给女王画的肖像画(约年)中,她被玫瑰花状的珠宝环绕着,旁边的椅子,上绣着玫瑰,她的褶皱领上也别了一朵玫瑰鲜花,在她的底裙和紧身衣上绣着玫瑰和其他花卉以及动物的图案。技艺高超的刺绣工比如她的朋友哈德威克的贝丝,甚至会利用前两年出版的杰拉德的《植物志》作为刺绣图案的来源。
也许这个时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肖像是希利亚德神秘的细密画《玫瑰花丛中的青年男子》(约——年),画中的年轻人几乎被一株多刺的开白色小花的玫瑰所完全包围。是不是会像一些玫瑰学家所说的那样,包围年轻人的是旋花蔷薇?又或者,尽管它是白色的,但因为它的象征意义,正如许多艺术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多花蔷薇?考虑到伊丽莎白女王酷爱多花蔷薇,如果是后者的话,可以对这幅精美的细密画做出更多解读,并将这幅画转化为为皇室献身甚至是爱情的信息。
油画中花卉的分界线是根据宗教和国家划定的。到年新教荷兰已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商人阶层渴望展示自己的财富,虽然玫瑰从未与17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狂热者”有相同的地位,但是玫瑰在荷兰人的绘画中特色鲜明,表现突出。自老扬·勃鲁盖尔(——年)开始,荷兰和弗拉芒地区的画家们以他们]绘画的写实性震惊了世界。特别是扬·梵·海以森(——年)的花卉看起来“如此真实,感觉仿佛你可以把它从画布上摘下来”。
《水》
作者:[奥]维罗妮卡·斯特朗
定价:98.00精装
生生不息且无处不在的水,孕育着生命,滋养着万物,塑造了多彩的人类文明。或烟波浩渺,或曲似柔肠,或惊涛拍岸,或润物无声……
《水》一书讲述了水在人类生活与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记录了人类与水相互作用之间的丰富历史,分析了人类与水的关系: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感受水,人类对水的理解影响了关于水的信仰与文化,人类又从想象与实践等层面利用水。水在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同时,又给人类刻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部分内文:
近代,出现了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于年创作的《水之嬉戏》(喷泉/水上运动)、克劳德·德彪西年创作的《大海》和《水中倒影》。而诗歌对水的美赞颂已久:
谁不经常在海边度过漫长时间,
当海在他的脚下舒展,不起伏也不律动,
出神地注视着这神奇的画面,
阳光下的微笑映在蓝色的镜子上。
这般崇敬也贯穿于视觉艺术中,赞扬水的性质,探索水的美并阐明其蕴含的意义。
随着工业化社会民主程度和富裕程度的提高。富人们纷纷效仿领导人的做法,用邸园、湖泊和喷泉来装点他们的庄园。自18世纪以来。社会名流彰显上流社会身份的方式,是通过拥有精心布置的邸园中庞大的湖泊水体,并建造装饰美妙的泉水和洞穴,让人们能够从视觉上时常联想起古典人物及其拥有的力量。
《云》
作者:[英]理查德·汉布林
定价:98.00精装
云一直是令人愉悦和迷恋的对象,它们可以于瞬间变化无穷,激发了科学家们和白日梦者的灵感。云彩被阿里斯托芬描述为“无所事事的守护女神”,苏格拉底又称云为“滋润整个诡辩家圈子头脑的春风雨露”,云象征着大自然的不可预测性,它们引发的降雨是生命的圆圈,在人类的历史与文化中,云引发了人们关于它的永久不息的讨论。
《云》一书中展示了神话和隐喻中的云,早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在纸莎草或泥板上的古埃及与古巴比伦文字中,就有了以观察云来预示天气的记载。书中对常见的和不常见的云的种类均进行了科学而又有趣味的描述与分类。云在历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摄影、音乐中也是备受青睐的描绘对象,留下了诸多受人喜爱的作品,例如雪莱的诗作《云》、以及达·芬奇《绘画论》中对云彩绘画的建议……
部分内文:
威廉.福尔克于年发表的作品《优美画廊》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理论原理的气候指南,书中字里行间都是类似的天气预测,他建议道:“如若在西方,夕阳西下时出现了一朵黑漆漆的云彩,则意味着雨水将至,这是因为该乌云需要热量来进行分散。”然而,相较于日常生活,福尔克似乎对奇闻异事更感兴趣。他下足笔墨,对各种不可思议的雨进行描写:蚯蚓雨、青蛙雨、游鱼雨、血雨、肉雨、牛奶雨、石头雨、小麦雨、铁雨、羊毛雨、砖头雨和水银雨。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在不同时期曾下过此般雨,在很大程度上,这类现象被归咎于自然原因。我们会着手去研究和解释这类现象,因为尽管世间五湖四海遍地皆是此般奇迹异胜,但这些皆为上帝安排我们去研精覃思的。.
读了福尔克的作品,我们就会认识到,在都铎时代,英国的天气仍然被视作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妙迹象,与其说其意义属于地球物理层面的,不如说是超自然层面的。
年,自封为“班伯里的牧羊人”的约翰·克拉里奇出版了一套广受欢迎、关于田园气候知识的秘籍《牧羊人的遗产》。18世纪中期,这本书再度进人人们的视野,并更名为《班伯里牧羊人气候变化判断定律》(年)再版,此后又再版了多次。据称,在此之前,克拉里奇的作品是基于数十年来在户外所获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在这些观察记录中,“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被解读为一种气象指标,日月、星辰、风云、薄雾、树木、花草,都被用作获取真正知识的工具”。在年的版本中,伦敦文人约翰.坎贝尔在克拉里奇的田园气候秘籍中添加学术方面的注解,使得该书更完善且具有说服力。坎贝尔的阐释旨在为牧羊人克拉里奇惟妙惟肖的论述拓宽在气象学方面的深度。
最后,献上一句寄语:
希望随着“三桅帆”书系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图书能让读者在生活中找到更多趣味和探索,共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