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年年有,好片也很多
今年金鸡奖提名公布,《少年的你》入围11项大奖,包括最佳男女主角。去年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刚好处理了一起学生霸凌事件。作为《影视鉴赏》课老师的我,在课堂上分享了这部电影。
分享前,我问过身边的几名学生干部,是否经历过校园霸凌。另人吃惊的是,询问的几名学生,不管男生、女生,在成长的年代几乎都有过被欺负的经历,或被迫交过保护费,或尝过拳头的威力,或被强势的同学排挤过……
反映校园霸凌的电影不少,近年尤其多。
去年学校心理活动月上,有个电影配音比赛,我院抽到的是《悲伤逆流成河》,题材也是反映校园霸凌的。我挑了个最能哭的女生为女主配音,她不负众望,据说比赛现场哭到泣不成声。
邻居韩国反映校园霸凌的电影不少,《蚯蚓》《韩公主》等都是佳作,他们家的校园电影,几乎部部都有坏小子。
我的天堂电影院
我的童年跟电影有关。母亲在影院工作,是名会计,婴儿时期据说我家就住在电影院楼梯下的一块空间里。我的这段记忆一部分来自家人的描述,一部分来自那时的照片。巨幅手绘电影海报下,母亲抱着我与朋友合影。那时的我,脸和现在一样圆。
长大后,我比同龄人有更多的看电影特权。《少林寺》上映时,票价2毛5,万人空巷,我那时还小,未参与。《妈妈再爱我一次》上映时,我念小学。我妈为了教育我,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并以我是否感动到哭为标准,看我是否受到心灵上的洗礼。
带着硬纸材质的眼镜看彩色立体声电影,感受和现在看3D电影一样;摸黑钻到旁边的小厅看时髦的香港电影,直到吃饭才被喊回家;我曾在放映室看叔叔接电影胶片,盒子重到搬不动;也有遇过停电、胶片太热被烧毁的经历……这些都是我的童年记忆。后来看《天堂电影院》时,我心里猛得一震。电影讲的不正是我的童年嘛。
我的观影计划
一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