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做中学·与自然共成长
小编有话说
劳动教育不光体现为做,同样也需要知识的讲授与学习。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劳动实践与自然科学教育研究团队应邀走进广州市番禺区实验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蚯蚓课”,通过知识的讲授了解环节动物蚯蚓是如何松土、处理垃圾,帮助人类保护我们的环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猜谜语一开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用一个谜语来作为开场:短短一段绳,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农民好帮手。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出谜底:蚯蚓!
图一:同学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蚯蚓
02
蚯蚓的种类
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蚯蚓的“家”在哪儿,以及世界上蚯蚓有多少种,还科普了其中的几种,分别是:巴西巨型蚯蚓、赤子爱胜蚓、南美岸蚓、壮伟远盲蚓、参状远盲蚓。图二:巴西巨型蚯蚓
图三:南美岸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3
蚯蚓的形态结构
同学们大饱眼福之后纷纷表示自己对蚯蚓实在是“脸盲”啊!不就是一条条蠕动的虫子吗?有什么区别?
别急,老师接下来就给同学们讲解了蚯蚓的形态结构。原来蚯蚓小小的身体有大奥妙,不仅有口、有脚,还能呼吸呢!
图四:蚯蚓的形态结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4
蚯蚓——人类的好朋友
听罢,有些同学表示依然不能接受,觉得蚯蚓太可怕了,长得像蛇一样。
此时,老师便告诉同学们,蚯蚓其实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帮助疏松土壤、肥沃土壤,还能处理垃圾、用来做饲料,它富含蛋白质,可食用、药用。
图五: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课
课程咨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