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培育和摸索,我们这个蚯蚓养殖基地已经盈利了,平均每天收入元左右,村集体分得80元左右,其余分给3位村民。目前,他们已经增收多元。”6月15日,谈起蚯蚓养殖,沈北新区财落街道营盘村党支部书记徐佳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妙治粪便污染、助力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致富好项目。
“村里5户农民养了多头黄牛,每年的牛粪足有60多吨,都堆放在各家院门口,既污染环境又不利于邻里和睦。”徐佳说,结合人居环境治理,村“两委”班子决定,拿出3.5亩的集体土地,以村内蚯蚓养殖户入股的形式建立蚯蚓养殖基地。通过“畜牧养殖—粪便—蚯蚓—有机肥—农业种植”循环农业模式,“串”起生态农业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刚开始怕销路不好,卖不上价。现在看,蚯蚓市场供不应求。来年,我们准备再扩出10亩地,将蚯蚓作为特色产业推广。”徐佳告诉记者,村里的牛粪快不够用了,他们已经联系了附近的两家养殖场,为蚯蚓寻找“饲料”。
作为蚯蚓的“口粮”,营盘村将畜牧业养殖粪便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巧妙化解养殖粪便对环境治理产生的难题,在养殖蚯蚓的土地上套种“钙果”还实现了绿色耕种,既肥沃了土地,又减少了化肥使用,改善了土壤。
目前,营盘村划分出党员志愿者责任区,22名党员分工负责养殖任务,同时吸纳村民到养殖场务工就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小蚯蚓“串”起绿色农业生态循环链,辟出村民致富路,治出山清水秀新农村。
沈报全媒体记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