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http://baidianfeng.39.net/每年年初,我国都会发布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全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锚定方向。在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专门章节中,出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的明确表述。小小的一只蚯蚓,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电捕蚯蚓”为何成为土地不能承受之痛?干蚯蚓1公斤多元收购价格还在逐年上涨蚯蚓在我国的药材记载之中,它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药材,俗称“地龙”。蚯蚓主治伤寒热结、小便不通、风热头痛等,是制作中药“地龙干”和西药“蚯激酶”的主要来源。同时,蚯蚓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根据中国药用蚯蚓的数据显示,在年,蚯蚓的需求量达到了吨,但是到了年,这个需求量却增长到了吨。有业内人士称,药用蚯蚓需求量将在年前后突破吨,这也让蚯蚓的价格暴涨。中药材地龙(蚯蚓)据调查,“地龙干”在上海、广东等地每公斤能卖多元。而从近年来地龙产地供应商的数量来看,排名在前10位是贵州、广东、浙江、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河北、江苏、河南。由于蚯蚓养殖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收购蚯蚓的价格还在逐年上涨,一些常年收购的加工户这两年已跑到四川、云南、贵州去开发新产区。“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丰厚利润引来电捕蚯蚓者干蚯蚓的利润如此丰厚,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专门捕捉蚯蚓的人。这些人开始还是用一些比较传统的工具在农田里捕捉蚯蚓,但这样的捕捉效率非常低。但后来,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电鱼”的启发,他们开始用“地龙仪”来捕捉蚯蚓,地龙仪是一种电击设备,实际上就是在用“电”来电捕蚯蚓。这样捕捉蚯蚓的效率很高,有的人一天就能捕捉-斤蚯蚓。某电商平台年搜索到的“电捕蚯蚓神器”,据记者再次搜索,已搜不到相关商品以及店铺信息。(图片来源:沛县法院)记者翻阅《检察日报》相关文章,之前,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电捕蚯蚓神器”,会出现近60个品牌上千种商品,这些产品的价格从元至多元不等,重量基本都在3公斤左右,操作简单。一位公益组织志愿者简单统计,仅年在某电商平台上几个商家的数据显示,售出的电蚯蚓机总数就超过10万台。江苏省涟水县检察官暗访时发现村民在清理捕捉的野生蚯蚓。来源:检察日报有了便利的工具,当然还得有其他收购、加工的“保障”。有人在乡镇设立起非法加工点,专门收购新鲜蚯蚓,制成蚯蚓干。今年4月,江苏省涟水县就挖出这条产供销“一条龙”的电捕蚯蚓产业链,仅在涟水某镇就有5个这样的非法加工点。这些加工点每天可以向河南、河北等地的制药厂发送上千斤蚯蚓干。按照10斤活蚯蚓可烘干制作1斤蚯蚓干计算,每天差不多有上万斤蚯蚓被捕捉。“打工打工,两手空空,不如在家,蚯蚓加工。”那些收蚯蚓的商人,在网络上打出极具吸引力的口号。在业内,有人戏称捕蚯蚓是一本万利的行业,只要“机器一响”,瞬间“黄金万两”。他们视“蚯蚓产业”为新的“农村致富路”,称蚯蚓是“农村土地里的软黄金”。曾经还有一些地区,把电捕蚯蚓当成发家致富的“好手段”,整个村子集体出动去农田里电捕蚯蚓。为什么要禁止电捕蚯蚓?“绝户式”电捕破坏土壤生态野生蚯蚓这么有价值,蚯蚓全国又那么多,为啥国家突然不让“电”蚯蚓了呢?难道,蚯蚓真的是抓一点没啥关系吗?“我现在明显感觉地里的土结块,蓄水情况和土质也都不如以前了……”涟水县黄营镇已经承包农田16年的老王对此叫苦不迭。他的地里被电捕蚯蚓的人“光顾”了几次以后,蚯蚓几乎绝迹,影响到了农田生态。等待晒干的蚯蚓由此可见,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蚯蚓是生存在土壤的动物,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松土机”“清洁工”……它们在土壤中将大量的枯枝落叶混合到下面的土壤层中,加速有机物分解、增加植物养分释放。其次,野生蚯蚓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一部分,一旦农田里失去了蚯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化等问题,还会使生态系统失衡。除此之外,蚯蚓还被称为土壤中的工程师,是土壤健康状况优劣的指示器。我们在评价土壤的质量等级时,一项标准就是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一般认为,每平方米土壤里蚯蚓的数量大于5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健康状态;数量在20条至5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中等退化状态;数量在4条至2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重度退化状态;数量小于4条,表示土壤处于极不健康状态。电捕蚯蚓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耕地土壤健康,也对其他农产品生产造成了危害:以上面提到的江苏省涟水县为例,芦笋是涟水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值可达8亿元,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市。然而,正因为有人在地里电捕蚯蚓,导致土壤生态被破坏,种植户们不得不花巨资购买含有蚯蚓幼虫的蚯蚓粪来改良土壤质量。据了解,有的芦笋种植大户每年用在购买蚯蚓粪和人工运输、播撒上的费用甚至达到上百万元。从另一个角度说,在电捕蚯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据报道,年,江苏如皋一位70多岁的村民,在用自制的“地龙仪”电捕蚯蚓时触电身亡。年,江苏沛县一位男子,在测试购买的电捕蚯蚓设备时,也发生了触电身亡的惨剧。“电捕蚯蚓”引发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