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是部不错的影片,但对本土观众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维伦纽瓦在巨大物体下面的人类身体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给了观者一流的观感。《沙丘2》里保罗骑沙虫的那一段,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电影。
从故事的角度来说,这对保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弗雷曼人在斯第尔格的带领下,情绪激动起来,从此刻开始,他们都认为保罗是他们的救星。电影中,保罗登上了一条蚯蚓,但并没有表现出他是怎么从上面走下来的(在第三集里,这就有点夸张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耶稣基督骑士》的油画。
这种剪切手法再次显示出保罗与弗雷曼人所信奉的宗教是完全一致的。
宗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在这种荒芜的土地上,没有宗教是不可能生存的。保罗与弗雷曼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弗雷曼人必须依靠他们的信念生活,而保罗则想通过弗雷曼人来进行报复。
可是,保罗并没有发现,随着他实力的增长,他变得更加无法控制自己,他和他所期望的那个人,已经渐行渐远了。
契妮预觉保罗的成就后面潜藏着身分上的危险,所以当她看见保罗骑沙虫时,脸上并无喜意,反而皱起了眉。这表明,切尼并不认为他可以拯救弗雷曼人。
在娱乐方面,《沙丘2》显然比《沙丘》要好,不管是在文字上,还是在剧情上,都是一部值得一遍又一遍的作品。
在小说的层次上,保罗为了获得神的选民而付出了无尽的屠杀。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情节就是保罗的妈妈杰西卡与哈克南男爵的孙子哈克南男爵之女。哈克南男爵与沙丹四联手谋夺王位,把自己的姑爷给害死了。
所以,《沙丘》里的贵族与贵族的争斗,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爱情与仇恨。
在得知了事实后,保罗已经没有了退路。他是弗雷曼人的救星,杀死哈克南,取而代之,这就是他的地位所必须的。
在这种不断提升等级的战斗中,保罗迷失了自己,成为了当代最伟大的政治正确者。保罗被毁了,逃到了弗雷曼人那里,而契妮则和保罗一起繁荣起来。可是,当保罗说出“我会一直爱你,直到最后一口气还在”的时候,他马上对皇上说:“我要娶她当国王。”
真是个花心大萝卜。
与《沙丘1》里的保罗相比,保罗从一个纯洁高尚的人变成了一个邪恶的人。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不是弗雷曼人设下的圈套,或是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他本来应该是一个富有的、富有而又富有个性的闲散人士。
然而,保罗却无力反抗这股巨大的力量,最终沦为了自己的一枚棋子。
《沙丘3》将对保罗的阴险狡诈进行更深入的描写。
虽然我还想再看一遍《沙丘2》,但是我不建议那些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去看。
维伦纽瓦对《沙丘》中的角色与角色的描写进行了精简,以增加叙述的效果,读者们或许能够理解(维伦纽瓦本是原作粉丝,而《沙丘》则是为原作量身打造),很多没有读过小说的读者可能会一头雾水。我在没有提前了解《沙丘》的情况下,就想着如果是在地球上的话,肯定也会和许多人想的那样,几万年过去了,为什么现在还是用冷武器?
我先研究了一下年的《沙丘》,正好和《沙丘》+《沙丘2》的维伦纽瓦版差不多。
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现在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沙丘2》中去了。
但是,由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我不能强迫那些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去看《沙丘2》。我爱文艺片,但我也明白,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穷得叮当响的上班族,就跟《花束般的恋爱》里的麦克一样,每天都在中度过,年轻人的话筒都快没了。让帕有些遗憾的是,他并不清楚《黄金神威》七期之后发生了什么,而《宝石之国》中的剧情,也早已被他遗忘。以前喜爱的一些文艺节目,如今都没了兴趣,剩下的就是打打闹闹。
在这个时代,没有脑子的电影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它们可以让那些没有多少文学素养的上班族,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对于不是粉丝的人来说,《沙丘2》这样的大制作,是很难让人满意的。
《沙丘2》在豆瓣上获得了8.3的高分,上映第三日,票房已经突破了一亿四千万。
《沙丘2》不是悲剧,而是一个令人厌倦的年代。
#沙漠之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