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左右,台钓法开始流行起来,很多钓鱼人开始接触它,并学习掌握,所以学习钓鱼的人都是从台钓开始学起,而台钓所使用的钓饵也是以商品粉饵为主的。基本上钓鱼人出钓的时候,都会带几包饵料的,所以饵料被广泛应用起来,不管是黑坑还是野钓,它针对中小体型的鱼,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能将诱钓进行结合,在诱鱼的时候同时钓鱼,所以饵料很受钓友们的重视。而蚯蚓通常是年龄大的,或者是小孩子们钓鱼所使用的钓饵,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会开商品饵料的缘故,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蚯蚓总是钓不过饵料。真实的原因果真如此吗?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蚯蚓一、商品饵料独领风骚的原因
能诱钓结合:我们钓鱼,是需要进行打窝的,大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想鱼上岸,就要拿粮食换,商品饵料的一大优点就是能在钓鱼的时候,进行边诱边钓。因为使用鱼钩带下去的饵料是会脱落的,就能留在窝点,这样即使是不可以打窝,也是能通过加快抛竿的频率,来使得窝内的食物增加。比如:在不惊扰鱼的情况下进行,可能还会随时中鱼,能有这样的优点,仅此一家,所以商品饵料能很好的诱鱼,很快的上鱼。对于年轻的钓友,或者想快速见效的钓友来说,简直就是“神饵”,所以商品饵料受到极大的追捧。看上去高大上:别的不说,就拿台钓的装备来看,就显得高大上了,从鱼竿,钓箱,钓椅,渔具包,钓台,甚至是钓船等大件,就让人羡慕不已,更别说其它杂七杂八的小配件了,简直是数不胜数。而从台钓钓法上来说,其精髓就是调钓中的修剪铅皮,钓灵和钓钝,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头雾水,更显得神秘莫测了。所以台钓法看上去绝对的高大上,而商品饵料也是有很多种的,不同的味型,状态,以及互相搭配出来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手法多样,可玩性高,所以饵料就会占据绝对的制高点。而蚯蚓无非就是那几种穿法,味型也单一,还需要靠打酒米进行诱鱼。商家的宣传:正是由于台钓法的装备众多,调钓相对复杂,所以能给商家可趁之机,他们的操作空间就非常的大,而商品饵料的流行也是和他们的宣传离不开的。以饵料为例,商家会宣传饵料有什么配方,能钓很多鱼很大的鱼,然后配几张鱼获图片,钓鱼人哪个不心动?再就是饵料的状态有多好,开饵有多方便,大小通杀,品种通杀,还是纯天然的材料制成的,又便宜,我想很多钓友都会去囤货的。
开饵二、蚯蚓不可替代的时候
作钓水草区:虽然商品饵料有着独领风骚的势头,但是它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附钩性上,永远比不过蚯蚓的。毕竟商品饵料是通过拉丝粉或者是粘粉来将每种成分结合起来的,遇到水的话,就会散落开来。而蚯蚓是活物,身上都是肉,这样在水草区作钓,即使是碰到水草,也不会掉落,就算是挂到水草也没事。比如:使用长杆短线钓草洞的时候,使用逗钓的方法,更是对附钩性的完美考验,商品饵料断然是做不到的。水温低的时候:在冬季的时候,水温低会导致鱼的活性降低,那么鱼口就很轻,对于食物虽然有追求,但是实力不允许,就会造成吸食的力气不足。那么使用使用商品饵料的话,只能在味型和状态进行诱导,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此时的鱼对这些东西不感冒。而蚯蚓就不同了,它如果在鱼的旁边的话,会不断扭动身体,会形成动态的诱鱼效果,那结果就可能不一样了,就算轻口鱼对静态的食物视而不见,但可能会不自觉的攻击活动的物体,可能是因为好奇,也可能就是自然的条件反应,总之能钓到它就是成功的。针对特定的鱼:基本上杂食性的鱼类都是会吃饵料的,但是掠食性鱼类肯定会优先选择活饵的,因为它们本性是食肉的,所以针对一些诸如黄颡鱼,鲶鱼等鱼类,最基本的就是使用蚯蚓作钓。而对于一些特殊水域的鱼,比如:一些偏口鱼,可能就只对蚯蚓感兴趣,所以此时就算是使用商品饵料也是没口的。我曾经就遇到基础水域的鱼,只吃蚯蚓,不吃饵料,这也是蚯蚓独占优势的地方。钓大鱼的时候:真正野生的大鱼,是非常谨慎的,对于饵料的雾化以及味型是会排斥的,即使能引起它的兴趣,也会迟迟不吃饵,而我们在提竿换饵的时候,也可能将其惊走。而蚯蚓却不同,一来没雾化,二来味型也自然单一,还能自己扭动身体进行诱鱼,大鱼就会产生兴趣,本身警惕性就低,吃钩的概率就高。
蚯蚓钓大鱼最后总结
野外环境作钓,说蚯蚓钓不过饵料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是有一定前提的,就是商品饵料的诱钓结合的效果,多变的开饵手法,以及不同的作钓结果,而商家的宣传又是助攻了一把。但是真正想钓大鱼的话,还是需要使用蚯蚓,还有就是在水草区等障碍物多的地方,水温低的时候,以及针对一些掠食性,偏口鱼的时候,蚯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