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九岁8个月,开学了,小妞成为四年级小学生。
小妞身高逼近cm,体重在小妞的要求下不再写出来,Emma小妞从现在起,跨入了和她妈一起逛鞋子专柜的行列,反正都是爱穿的运动休闲鞋,接下来新鞋子,一三五小妞她妈穿,二四六小妞穿……
新学期开始了,小妞成为四年级的大妞,自己管理照顾自己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哪个时点完成什么作业,决定自己明天几点起床、穿什么衣服,从强烈希望大人陪着预习线上英语的课程,到现在主动说:你睡会吧妈妈,今天我自己预习和上课!
偶尔会有跳脱的思维出来放飞自我,某天依妈从房间出来横扫一圈不见小妞,低头找才发现小妞睡在地上一伸腿一缩腿往前蠕动,我惊问什么情况,小妞答:我在想,蚯蚓是怎么往前走的……
小吃货的本色不变,每天回到家,Emma小妞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今天吃什么?
对吃保有着深厚的兴趣下,Emma小妞对下厨这件事也持续保持着高涨的参与感,其他菜还得在大厨的监管下动刀动手,但如果哪天晚餐时间有点晚我们做几个快手菜,那就一定有一个Emma小厨的保留餐单:炖蛋羹。
话说术业有专攻,Emma小厨炖的蛋羹,炖出来平滑漂亮,没有蜂窝、不会稀溏,那个嫩滑适中,淋点香油洒上胡椒粉,从来都是吃得干干净净见底……
所以,只要依妈在厨房里一吆喝:小厨师,炖鸡蛋喽!房里总会清脆的回来一声:来嘞……
开学半个月后某个下午,依妈突然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让马上到学校一趟,到了学校后,看到Emma小妞和两个小同学屏气背手立在在教室后方,老师拿过一本笔记本让好好看看,我顺着浏览完,居然是一本人物角色贯穿始终、故事情节完整的漫画书,是Emma小妞在课间涂画完成的,然后已经在班里广为传阅,被一位小男生忍不住上自习课时看被老师发现了,结果供出了作者……
事情以回家后和小妞约定不许再在学校涂画漫画结束,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在小妞书包里发现一颗包着字的糖果,小妞给被批评而掉眼泪的小同学包了一颗糖……
哎,我温纯快乐而又在规则间跳脱奔跑的小妞……
孩子的成长从来不会是一路平顺扬升的,小妞在假期里坚持习字后,新学期开始后作业也工整漂亮了许多,保持着整洁流畅的字的本子,便持续的红笔标着大大的“优+”,每每签作业小妞便得瑟的必定先拿出来展示给依妈欣赏,当间歇性自律的空档期间,又出现龙飞凤舞的字时,便难免羞涩地半遮半掩,吞吞吐吐中欲盖弥彰:妈妈,我知道了,下次我会写好的!
也许是夏秋交替时气所感,也许因为Emma小妞在家里安全事故的一场虚惊,引发依妈病倒了,中秋节三天假期,烧得昏昏沉沉的依妈,糊睡得迷糊中感觉小妞一会跑过来,温凉的小手在额头探试一番,一会端一杯热水进来,殷勤问需不需拿药来给吃,强硬的规定她妈除了上厕所之外不准起来,成为一个温暖纯良的小棉袄,在成长与成长间穿梭着,给依妈的生活刷上温暖的色调,也给自己的成长刷上更多的关键词:承担、顾及他人、以及爱……
陪小妞一路行来,依妈想:陪伴、成长、以及看见,最重要的,或许还是看见---
看见一个小生命如何起起伏伏的往前走,在家庭所提供的成长土壤里最终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想走的路,决定自己要走的路。看见之后,才会懂得,懂得孩子的天性,懂得如何陪伴,以及传递给孩子怎样的家庭价值观。
但我想,这个家庭价值观的传递与物质、与外界因素,没有多大关系,只与爱的方式及教养环境有关。如果懂得因势诱导,懂得了共情与尊重,那么能陪伴孩子的成长,会是一件幸运与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