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乡村振兴模式林下养鸡如何鸡林双丰收
TUhjnbcbe - 2025/5/7 20:26:00

在整个养鸡过程中,很难实现树林与鸡群的联动,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林下养鸡中的土壤培养。实际上,只要强化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分解能力,优化林、鸡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让林与鸡的协同联动带来的提高经济效益很容易实现,是强化农村特色、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人反对林下养鸡的原因,往往是做了并没有产生效果,在养殖中遇到的很多温度难以解决,导致鸡长不起来,林子还毁了。比如鸡粪氨氮含量高,挥发性强,大量存储导致树枝根部难以发育,生理性失水,而且挥发到空气中气味难闻,空气中较多的氨氮也会直接影响叶片发育。另外,鸡苗在林下的活动中踩踏土壤,导致土壤板结,更难生长出植物。诸多问题,导致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差,难以普及。但是如果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很多林下养鸡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土壤改良。

在林下放养鸡苗之前,我们要选择有一定落叶厚度的林地,如果林地中直接是裸露的土壤,要撒施腐殖质或者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这目的是让土壤多空隙,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对于水肥的吸收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板结。原理大家也比较好理解,比如有机质是发酵好的玉米秸秆,本身具有优良的弹性,即使我们多次踩踏,有机质还是能恢复其原样;反之,如果土壤中都是常见的泥土比如硅酸盐类岩石粉末,在黏土的混合中多次踩踏,会越踩越瓷实,形成典型的土壤板结状。所以土壤改良意义重大,前期无论资金多么紧张,场地运输多么困难,这一步都要做。

具体来说,我们选择的腐殖质,可以直接使用甘蔗渣、玉米秸秆、枯枝落叶、木屑、菌渣这些价格便宜的植物残体,直接打碎到细度1-3mm,用常规的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的餐厨垃圾混合加水,倒入发酵剂搅拌均匀,发酵一个月左右。施用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炉灰、蛭石粉末、细河沙、塘泥混合,这样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混合体,能防止有机质多,过于蓬松时,暴晒几天就被风吹走,而且能形成更好的水肥吸附体,作用很大。

土壤改良的腐殖质的施用方式,我们可以在林下行间开厢,深度15-20cm,把制作好的腐殖质放置到厢内,表面再覆盖一层土,轻轻踏实就行。或者在林下开沟,和开厢的方式也差不多。实在不行,直接撒施在土壤表面也行,但是前期要多洒水。

土壤改良的目的是为土壤中增加营养基质,使得后续添加的生物体能在林下良好的生长,促进土壤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对鸡粪的分解能力。同时,提高土壤的氨氮存储能力,利用产生的土壤多孔隙吸附会挥发到空气中的氨氮,为鸡苗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

2、培养土壤生物

在土壤中做好充分的肥效补充之后,在林下放养蚯蚓,利用蚯蚓的活动来促进土壤蓬松,提高土壤中的物质循环效率。同时,蚯蚓的生长还能为鸡提供一定的饵料,增加饵料的多样性。

更为重要的是:蚯蚓本身生活在复杂的土壤中,杂菌多,面对的病害也多。这导致蚯蚓本身训练出更好的抗病能力,我们常用蚯蚓提取的抗菌肽,就具有良好的广谱杀菌能力。所以,蚯蚓的活动本身就能减少土壤中的病害微生物繁殖,鸡大量采食蚯蚓后,也能获得一定的抗病效果。

具体操作,在蚯蚓培养中,我们可以选择环毛蚯蚓、背暗异唇蚯蚓、赤子爱胜蚯蚓、红正蚯蚓等繁殖较快的蚯蚓种,现在室内温光条件比较稳定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感觉蚯蚓比较活跃基数大的时候再施用到土壤中。培养蚯蚓的原料是比较常用的猪粪、牛粪、果渣等获取难度不高,成本也是比较便宜的,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实际上并不会增加多少投资。

在蚯蚓放养之后,要在土壤中喷施EM菌液,用来加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分解,形成大型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EM菌种含有多种益生菌种,在土壤环境的净化、土壤氨氮的吸收分解中效果显著,并且蚯蚓本身是分解植物残体,但是对于土壤中板结的难溶性矿物质吸收度不好,同时使用EM菌能有效促进无机盐分的分解,使得土壤中的可吸收养分更多,在为鸡苗分解粪便的同时,可以为林木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促进林木的生长。

3、培养林下阴生植物

林下养鸡不一定要光秃秃的,要适当的培育矮小植物的生长,促进林下蚊虫的聚集,为鸡提供优良的饵料采食环境。同时,也是加速林下鸡粪分解的有效方式之一。

有意培养结楼草、早熟禾等阴生杂草的生长,并构建一定的生长形状,要让场地整体形成纵深感。尤其注意当阴生植物生长到10cm后,再放养鸡苗。通过鸡的啄食踩踏抑制杂草的生长,当杂草生长过剩时适当增加鸡群数量。而且阴生植物的生长,对于固定土壤改良时添加的土壤有机质有重要作用,也能进一步稳定土壤环境,形成良好的培育土鸡环境。

4、对于整个场地进行分区管理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对养殖场分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放任鸡群全场活动,会导致全场植物生长不利,也影响全场的资源分配。比如,一些地方杂草多,但是鸡群很少去,使得杂草越来越多,不能发挥鸡群对杂草的抑制效果;一些地方矮生植物少,但是鸡群常常光顾,愈发不能长出植物。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地形布置养殖场地,将养殖场根据不同生长植物和生长环境进行分区。例如,在林下种植耐阴蔬菜,在蔬菜长成后有意识的让蔬菜被虫害侵染,然后将鸡群限制在蔬菜区活动,采食虫子。或者在林下种植耐阴中药、绿肥,在鸡苗的生长期中,让鸡苗在中药、绿肥区活动,采食中药、绿肥枝叶,增强抵抗力,还能方便其他区域的植物恢复生长。通过轮换提高整个场地的环境差异,增强养殖场中的生物多样性,使得鸡群生长更为接近自然环境,对于鸡的肉质提升和生长改良极为重要。

通常来说,只要注重以上几点,其他管理措施按照常规进行,在林下养鸡过程中要创收是较为容易的,也便于形成地方特色的鸡品牌。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振兴模式林下养鸡如何鸡林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