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钓鱼拍晕蚯蚓再钩刺,大爷的土方法看似巧妙
TUhjnbcbe - 2025/4/12 22:45: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828.html

蚯蚓是一个略显奇特的钓饵,年轻钓友不喜欢用,老年钓友离不开;有的钓友嫌弃它麻烦、上鱼速度慢;有些钓友一年四季只用它,大鱼、小鱼收获颇丰,相比其他饵料,蚯蚓分化显著突出。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聊一聊一个细节问题:蚯蚓使用前是否需要拍打死,再钩挂,这样操作是真的诱鱼效果好,还是钓友的一厢情愿。

农村大爷习惯性地将蚯蚓拍死再钩挂

笔者第一次知道蚯蚓还需要拍打死再钩刺,是前几年的一个深秋在徒骇河钓鱼的时候。那年的深秋气温低,冷风侵袭,与初冬没多大区别,给鱼钩上饵都不愿伸出手指,不时还腻歪一番。农村大爷60岁左右的样子,个子不高健谈,从挥下第一竿后,就与笔者不停地聊,各种钓鱼趣事、技巧,几乎从未终止。

但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爷总是把蚯蚓,平放在手掌,然后用一只手掌使劲拍打,用时用力过猛,笔者坐在旁边还能听到“啪啪”的声,声音干脆、响亮。笔者不免好奇,走过去一看,蚯蚓失去了活性,汁液溢出,少部分流淌在了掌心。后来大爷解释道,蚯蚓汁淌出来,气味更浓,这样鲫鱼更容易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但渔获却很诚实,与笔者相比,大爷渔获还少一些,特别是3/4两的鲫鱼,也就2、3条,而笔者七八条。大爷苦心钻研的技巧,似乎不是那么灵验。

为何蚯蚓拍死,反而钓鱼更少了

除去上述农村大爷外,估计还有部分钓友也习惯性将蚯蚓拍死,再钩刺入水,实践中证明这种方法并无任何优势,甚至还导致渔获大大减少,为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首先蚯蚓表面的汁液,短时间内的确可大幅度增加蚯蚓的气味。问题的关键是入水后,自然水域或多或少有轻微的走水现象。所以在水流的冲击、浸泡下,汁液迅速被稀释、散尽,蚯蚓只剩下一层乳白色的薄皮!韧性大减,鱼稍微用力撕扯,便会断裂,反而本应上钩的鱼,也吞食离开了。

其次小看了鱼的嗅觉。据说鲨鱼能嗅到几公里外的一点血的味道,这里有夸张的成分,但据最新科学研究,鲨鱼能轻松辨别出米内的气味,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淡如水同样有灵敏的嗅觉,鼻孔里有鼻囊,鼻囊里分布着大量感知气味的细胞和神经末梢,它们辨别各种气味轻而易举,且嗅觉灵敏度是警犬的几十倍,是人类的几百倍。所以透过蚯蚓的皮肤,嗅到蚯蚓的土腥味,完全没有问题,并且蚯蚓的皮肤也有淡淡的腥味。

最后是蚯蚓摆动腰肢,诱鱼效果更佳。钓鱼人清楚,冬季长竿短线在水草处逗钓,经常收获大鲫鱼,而手竿台钓连鱼口也没有,这时饵料的动态效果、视觉刺激起到很大作用。同样活动的蚯蚓,在水中不断蠕动、摆动肥壮的腰肢,类似在水体活动的小虫,很容易被大鲫鱼发现、吞食。

写在后面

那么为何依然有时用蚯蚓效果不佳呢?除去鱼情原因外,有些蚯蚓受生活环境、摄食食物的影响,土腥味清淡,诱鱼效果不明显。此时可将蚯蚓置入花盆中,再倒入些锯末,仍些苹果核、香蕉皮,喂养几天,而后蚯蚓韧性足、颜色暗红,腰肢粗壮,再钩挂效果极佳。另外像春秋季节,鱼食性丰富,喜欢多种味型,这时可轻蘸丁香油或者浸泡红糖水,常用意外惊喜。

原创:老高

1
查看完整版本: 钓鱼拍晕蚯蚓再钩刺,大爷的土方法看似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