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上,老师让家里养了宠物的同学举手。小明想了一想,最后还是把手举了起来。老师问小明:“你怎么犹豫了一会?家里有没有养宠物,你不知道吗?”小明回答说:“因为我家的宠物不固定,有时候厨房里养着蟑螂,有时候客厅里养着蚊子……”虽然蟑螂和蚊子都属于动物,但应该没人会养这么奇怪的宠物。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下面这个男孩就养了一种特殊的“宠物”,它和蟑螂、蚊子算是同类。这个男孩名叫张朔衡,今年12岁。别看他年纪小,前不久他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他的宠物们可把在场的评委吓了一大跳。
没错!小张养的宠物正是蚯蚓,最多的时候养了三万多条。不过,这些蚯蚓并不完全是他的宠物,而是他的科研对象。
简单来说,小张先将蚯蚓分组,并投喂不同配比的饵料,然后根据蚯蚓的增重情况为它们量身定做“最佳食谱”,从而打造一个蚯蚓的生态圈。
12岁的男孩就有这样的成就,确实了不起!可他怎么会想到养蚯蚓呢?这就要感谢他的爷爷了。
虽然养蚯蚓的经历让小张增长了知识,可在喂养的过程中,蚯蚓也给他们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事实上,小张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这个“蚯蚓计划”,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但在爷爷的耐心开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小张还是用成绩证明了自己。
而这次特别的经历,也让小张多了一个外号。
短秀菌: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学习知识,建立能力,不,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存在感或者说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是为了这个目的,能力兴趣培养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学霸是一种存在感,学渣何尝不是一种存在感,音乐生是一种存在感,美术生是一种存在感,蚯蚓大师更是一种存在感,存在感为什么重要,因为存在感带给一个人基本的自信和自尊以及最原始的动力。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赞赏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这个比考试拿高分更加重要,这关系到孩子能够建立完整健康的人格,将来是否生活得幸福。小小的蚯蚓也有大大的价值,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