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两年时间给女儿读了几千个故事,惊诧了彼此
TUhjnbcbe - 2025/2/26 18:32:00

两年时间里,给女儿读了几千个故事,当我回想起这段特别的往事时,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也许有人会想,在这个电子故事资源到处都是的年代里,竟然还有老掉牙的读故事,是不是落后了点?

的确,几岁的孩子都会熟练地刷屏了,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理呢?手指一点,要多少故事,就有多少故事;要哪个故事,就有哪个故事。只想听的,可以找声情并茂的音频;想看图文的,有图文并茂的文章;想让故事更有趣点儿,那就找人见人爱的视频。一网在手,故事无忧。

那我当初为什么坚持给女儿读故事呢?首先,我不想电子产品过早地伤害幼小的女儿的眼睛。其次,我不想让女儿成为手机的俘虏。最后一点,我不想让女儿只爱听故事,看故事,而不想读故事,识汉字。一个缺少纸质阅读的孩子,她的阅读必然是肤浅的碎片化的快餐式阅读,而她今后的学习确需要沉浸式的文字阅读,纸质阅读。当然,我认为自己的选择,肯定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深入。后来女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事实,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给女儿每读三个故事,始于她幼儿园小班刚刚读好。那时女儿正值暑假,空闲时间较多。因此我就想到了抓住机遇,多给她读几个故事,这对她今后的成长肯定是很有益的。加上之前女儿一直有睡前听手机故事的习惯,对故事也抱有浓厚的兴趣。至于为什么是三个,也是临时的一个决定。

找来故事书,我和女儿挨在一起,读故事便开始了。一开始,读的大多是绘本,夸张的插图,鲜艳的画面,往往能成功地吸引住女儿。当然,我是手指点着汉字读的,我要求女儿图也看,字也认。要不然,她以后就不会自己读故事了。有时,我还故事杀个“回马枪”,考考她这个字读什么,女儿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过关。初始阶段的读书,是正襟危坐式的,就像私塾一样,我感觉还是挺轻松的。一般来说,半小时左右就能读完三个故事。

但是,接下来女儿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听我读书就比较费劲了。

有一次,我给女儿读只狼和1只小猪的故事。女儿愣是盯着插图问个不停。

爸爸,为什么这里的狼都这么瘦啊?

因为它们都饿了呀!

爸爸,我觉的这本书插图配得不好,你看狼的脖子比腿肚子还细呢!这个人会不会画的啊!

嗯嗯,我只好应和着。

爸爸,是谁画的呀?

不知道,看看封面就知道了。

爸爸,这个人有名吗?

啊呀,真的不知道。

那你赶快网上查呀?

好吧。

就这样,读书变成了研讨会。嘻嘻哈哈的研讨里,个把小时过去了,三个故事还远远没有读完。以后,“研讨会”便成了常态。女儿仿佛特别热衷于这样的研讨,只是苦了我这个做爸的,下班后仅有的一点自由和休息时间里,还在让脑细胞飞速地牺牲着。女儿听故事时,总喜欢把满是胶原蛋白的脸庞磨蹭着我的耳廓。软软的小脸,温温的气息,还有那麦草香的黑发,这样的亲昵,瞬间让我觉得自己是疲惫着,又幸福着。

研讨会式的读书兴趣女儿还没完全褪去,才艺表演又粉墨登台了。我给她读一只猫和一只老鼠的故事。才读到第二页,女儿便要我暂停。为什么呢?她要表演啦!爸爸,你看我表演这只猫是怎么靠近老鼠的!说完,女儿便手脚着地,撅着屁股,蹑手蹑脚地表演起来。表演得兴致高了,就要拉上我了。爸爸,你就当那只老鼠吧!唉,为了女儿,就当一回老鼠吧!女儿见“老鼠”非常怕她这只猫,更是自由发挥了。爸爸,你听我说,接下来你干什么?唉!完了,我这只“老鼠”这回要尽受“猫”的虐待了。

如果这时,你很冷静地阻止她继续表演,女儿就会表现得非常不愉快,并且以不再听你读故事为武器,要挟你继续表演。她甚至把她平时那些玩具都也叫唤出来啦,她已成了客厅这个舞台的主宰。这里一个小狗,那里一只小猪,都有一个好听的临时取的名字,都和我一样听女儿的话,配合她表演新版的“皮影戏”。

这样的场景在一个故事中常常会轮番上演,并且愈演愈烈,她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一个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故事,结果打破了个把小时。女儿对故事,对书也越来越喜欢。有时,我没开始读呢,她就自己先“咿咿呀呀”地读了起来。字有念对的,也有念错的。

一个故事个把小时,三个故事就得三个小时,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考验,因为我还要早出晚归地工作啊!时间哪里挤,只能是晚上,要么是休息天。女儿的记性特别好,常常是主动提醒我该读故事了。她不知道,她的老爸已经开始有点心有余悸了。

每天下班赶到家,插好晚饭,收好晾晒的衣物,就急匆匆地开始读故事。有时,我在单位工作得实在太累了,到家后真的一动都不想动了,但是一想到自己对女儿的承诺,我就强打起精神,继续给女儿读故事。

有一次吃完晚饭,我照例给女儿读故事。读着读着,我的眼皮子实在沉得厉害,女儿的脸庞也渐渐模糊了,我感觉说话的嘴巴也渐渐不受我的控制了,渐渐听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了。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久,妻把我叫醒了。女儿在一旁“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怎么了?我问。

女儿笑得更夸张了。你读蚯蚓的日记,读着读着,说英国有大炮,还说烟花很好看,你饭没吃饱……你会边边读边说梦话,真是说梦话大王。哈哈!

唉!出丑了,出大丑了!

还有一次,我真的太困了,跟女儿说先在沙发上躺十分钟,然后再读故事。可是,我竟又睡着了。等到我自然醒时,已是夜里九、十点钟了。女儿已经睡着了,妻说,要不是她拦着让我多睡会儿,女儿早就要拉醒我了。因为她连续大声喊了我几次,都没把我喊醒。但她说了,要我明天给她补上少读的故事。

一天三个故事就难以按时读完,要是明天六个会是什么情形呢?我自己都感觉有点恐怖了。望着女儿红彤彤又似有不甘的脸蛋,我又责备起自己。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小的承诺都不能给女儿实现呢?自己还配做一个爸爸吗?于是,我又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明天及早补上。我也从中得到一个启示,是不是可以和女儿商量,只要平均每天达到读三个故事的任务就行?这样我平时劳累时就可以少读一个或两个,休息天补上。女儿也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我利用休息天拼命给女儿补读故事,有时也适当提前读故事。这样,我相对就会轻松一些,晚上也都可以早点休息。

女儿好像发现了休息天读故事的时间还是蛮宽裕的,于是开始撒娇要求我加读故事。

爸爸,就再加一个故事吗?然后,女儿用肉嘟嘟又软乎乎的脸蹭我的脸。很快,我就没有坚守住每天只读三个故事的底线,三个加到了四个,四个加到了五个。因为她的理由总是一大堆:今天考一百分啦,今天学校里被老师表扬了,今天我把碗洗了……不用说,我的休息天,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读故事加班天。但我总想,爱读故事,总是好的!有多少父母还愁着孩子不要读书呢!

就在这一天天的故事浸泡里,女儿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她基本可以摆脱她的老爸自己会读故事了。

她首先尝试给她的妈妈读故事。每当妈妈睡觉休息的时候,她总要自告奋勇地给妈妈读上一个故事。因为妈妈说,听了她读的故事,就睡得更香了,还会做一个美梦。每晚看着已经熟睡的妈妈,女儿一脸的自豪,然后自己也满意地睡去了。她的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容呢!嘘,别惊动她!明天早上,她还要听妈妈做了一个什么美梦呢!两年后,女儿上了小学,我读故事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了。

就这样,我顽强地坚持了两年为女儿读千书,在父女俩的成长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忆来,还让我们彼此惊诧,彼此温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年时间给女儿读了几千个故事,惊诧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