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螾》:隋炀帝征辽,十二路大军尽没,总管来护被军法处斩,炀帝还欲尽诛他的儿子,其子来君绰大惧,急忙和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结伴而逃,一起亡命至海州。夜黑迷路,路旁有灯火,于是去投宿。扣门数下,有一仆从出来迎拜君绰,君绰问:“此是谁家?”仆从答道:“主人是才高八斗的郎君,姓威,乃本乡的秀才。”说完请他们暂时等候,随后敲中门说道:“蜗儿,外面有四五个客人。”原来蜗儿是另一个仆从。
蜗儿开了中门,秉烛将他们带至客房,里面床榻茵褥齐全。不一会儿,有两个小童仆持烛自中门过来,对他们说:“六郎来了。”来君绰四人赶紧出来拜见主人。
主人辞彩朗然,能言善辩,自称名叫“威污蠖”,(蠖:尺蠖蛾的幼虫)四客听了暗自觉得好笑。叙完寒温,请客人入座后,主人谦虚地说:“不才污蠖有幸成为本乡秀才,又能与你们结识,真是太高兴了。”随即命仆从上酒菜。饮至酣畅,主人与四客谈笑风生,他思维异常敏捷,四客竟然不是对手。
来君绰不服,欲挫败主人,于是举杯说道:“君绰请起一酒令,谁姓名中有双声母,要受罚,我先来。”随后就说:“威污蠖。”实际是在讥笑主人的名字,众人听了皆抚掌大笑。轮到威污蠖时,他说要改一下酒令:“以坐中人姓为歌声,自二字至五字。”随后就说道:“罗李,罗来李,罗李罗来,罗李罗李来。”众人听了都觉得他才思敏捷,自愧不如。
此时罗巡问他:“君乃风雅之士,人中龙凤,为何起这种名字自贬呢?”威污蠖说:“我多次参加科考,都被考官打压,每次都被排倒数第一,这与被迫生活在污池里的尺蠖有什么区别呢?”罗巡又问:“你的宗姓显赫,为什么族姓中没有记载呢?”威污蠖说:“我本姓田,是齐威王的后裔,就像齐桓公的后代姓桓一样,看来足下真是没什么见识呢!”
此时蜗儿又端来很多珍馐佳肴,四客美美饱餐一顿,心满意足。酒足饭饱,连榻而寝,直至天明,才与主人依依惜别。来君绰四人行了数里,还在怀念威污蠖,又返回去找他,却见昨夜相会之所,根本没有房屋院落,只有一个污泥池,池边有一条大螾(yǐn)(大蚯蚓),有数尺长,还有几个蜗牛幼仔,田螺幼仔,但是个头都比普通的大好几倍,他们这才知道威污蠖和仆从是这些东西,顿时胃里翻江倒海,吐出好多青泥和污水。故事摘自《玄怪录》,为方便阅读,略有改编。
《潘果食羊》:唐朝京师人潘果刚成年时,因武德卓越,任都水小吏。有一次,他与几个少年朋友去野外游玩,看见一只羊在独立食草,可能是牧羊人丢的,于是与朋友一起捉住了羊,打算带回家烤羊肉吃。行至半途,羊不停叫唤,潘果怕羊的主人听到,于是拔掉了羊舌,并于当夜把羊杀吃了。一年后,潘果的舌头竟渐渐萎缩,口不能言,本职工作也干不了了。
这件怪事传到官府,富平县令郑余庆不信,让他张开嘴验证,发现确实没有舌头了,就剩一丁点舌根。县令问缘由,潘果取纸写下原因,县令思虑良久,让他抄写《法华经》,为羊祈福。潘果虔心斋戒悔悟,为羊修福,一年后,他的舌头渐渐长了出来,和正常的一样。他高兴地向官府报告,县官让他做了里正。贞观十八年,郑余庆升为监察御吏,说了这件奇事。故事摘自《法苑珠林》,略有改编。
《醉酒》:猩猩喜欢喝酒,爱穿木鞋。古时候,人们想要捉猩猩的时候,就把这两样东西放在地上引诱它们。它们刚发现的时候,一定会大骂道:“这是引诱我们呢!”然后很快跑开。但是不久就会去而复返,互相劝酒,喝至大醉,脚也全被木鞋绊住,完全动不了。有的人会在旁边为它们画像并题词:“你们的样子像猿,脸面像人,你们说的话也有道理,但智慧不足以保护自身安全。你们想学韩信辅佐汉朝,想学李斯做秦国宰相,哪里比得上隐居深山,保持你们的本真呢!”故事摘自《国史补》,略有改编。
故事摘自古代书籍传说,与诸君分享,切不可与封建迷信挂钩!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