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闸蟹,在我国久负盛名。
每年十月至十一月是食用大闸蟹的最佳时节,十月母蟹为佳,十一月公蟹最肥。
一、大闸蟹的由来
大闸蟹名字来源于吴方言。早年间,捕蟹的人会在湖中用竹板或是芦苇做成小闸
也称“蟹簖”,夜晚,利用螃蟹的趋光性,挂上闸灯守在灯光附近,一夜一闸至少能捉几十斤。这种捉蟹的方法,被称之为“闸蟹”。个头比较大壮健的“闸蟹”
会被加上大字,予以区别。
大闸蟹的全名是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在南北沿海湖泊之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也鲜美。世界各大江湖中,分布着多种螃蟹,其中可以供人食用的大约20多种,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中华绒螯蟹。
我国第一个水产类驰名商标就是“阳澄湖大闸蟹。”曾经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被评为“中华绒螯蟹典范品牌”。
“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壮体”是大闸蟹的特点。
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敬佩的,不是真正的勇士谁敢吃它呢?”
这位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是谁呢?
相传大禹治水时,手下有位名唤巴解的勇士,被一种“夹人虫”袭击。洪水肆虐,夹人虫不减反增。常常成群结队祸害稻田,迫害治水河堤。百姓用火驱赶后不久,依旧卷土重来。
巴解灵机一动,命人挖护城沟,并在里面灌注热水。夹人虫再来,纷纷掉入护城沟中烫死。死后的夹人虫浑身通红,香味诱人。巴解好奇,捡起一只品尝,发现夹人虫十分鲜美。
于是,洪灾过后,夹人虫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人们为了纪念巴解,为这种夹人虫命名“蟹。”
从《周礼》和《字林》的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吃蟹的历史。
自从以来,食蟹都是一件大雅之事。明朝的漕书,为了更好的体现螃蟹价值,专门研发了一套食蟹工具。分为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称之为蟹八件。材质一般以金、银、铜为主,小巧精致,妙趣横生。
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武吃快意潇洒,文吃工具慢啖。
《红楼梦》中,对大闸蟹有着较为详实的食用方法,如螃蟹要焖在笼屉里,现吃现拿,配了酒来吃更好。吃过之后也有讲究,要拿“菊花叶和桂花蕊熏过的绿豆面”洗手。
拿大闸蟹当饭吃的美妙经历,众多吃货纷纷表示好想拥有。
可如今的大闸蟹早已不是你想买就能买,想爱就能爱的。
作为餐桌上的高端食材,大闸蟹的价格也在逐年攀升。
还在池塘中的时候,很多大闸蟹券就已经销售一空。
二、远征欧洲
清朝中期,西方列强将中国当成商品倾销地,不断派遣商船前来掠夺式采购。上海成为口岸城市,长江流域的产品出口更加方便。
五口通商时期,长江口黄浦江一带港口停泊着一艘来自欧洲荷兰的商船,他们是为欧洲客商选购中国瓷器和茶叶的。
为了让商船更加稳定,通常会在蓄水池中灌满压舱水,这次商船用了黄浦江中的水。大闸蟹卵和蟹苗随着压舱水到了欧洲,继而转回荷兰。到达港口后,压舱水被排出,大闸蟹遇到温度、盐度都与长江水系接近的水系,很快繁衍生息,形成种群。
在这里,他们没有天敌,一只母蟹就能产出一百万个卵子。对当地的水生物种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适宜他们生长温度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迁徙,占领面积越来越大。
三、欧洲称王称霸
大闸蟹之所以在欧洲泛滥成灾,最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二是大闸蟹强悍的生存能力。
从古至今,欧洲人没有关于吃蟹的食谱,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知道螃蟹能吃。没有需求,自然没人捕蟹。这也是大闸蟹到达欧洲后能够快速繁衍的原因。
有一种华溪蟹是肺吸虫病的寄主,吃了这种螃蟹后,极易罹患肺病。大闸蟹和华溪蟹的英文名字一样,欧洲人认为两种螃蟹没有区别,所以根本不接受政府号召去吃大闸蟹。
此外,习惯用刀叉切肉的欧洲人,对于需要繁琐剥壳的大闸蟹有着天然的排斥,毕竟太麻烦了!饭店推出的剥壳螃蟹肉,分量小价格高,远不如吃肉实惠。
而且传统的欧洲绅士认为,直接用手拿着食物吃,是野蛮表现,非常失礼。
四、超强生存能力
大闸蟹适宜的水温十分广泛,天冷或者天热都可以打洞躲避。在水温低于10度以下,它们会减少觅食,等待合适时机。
大闸蟹是杂食性动物,基本遇到什么吃什么。
野生大闸蟹在食物稀少的情况下,会觅食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的碎片。食物丰富时,偏爱动物性食材,像是鱼、虾、螺、蚌、蚯蚓、昆虫等,没有新鲜的,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可以。
大闸蟹属于高产蟹类,一般在2——3月形成繁殖盛期。抱卵数量会随着雌蟹的体重有所变化,一般都会维持在20——70万粒左右。
抱卵蟹会在浅海中生活一段时间,受精卵发育成蚤状幼体,会经历五次蜕皮变成蟹苗,洄游到各种淡水区去。大闸蟹年幼时,有强悍的再生能力,受到强烈刺激或者损伤后,会丢弃胸一切而逃。
五、百大危险侵略物种之一
在我国需要保护才能繁殖的大闸蟹,在大洋彼岸却泛滥成灾。
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员本特利在《生物入侵》期刊上写道:“中华绒螯蟹”以严重威胁英国海洋生物,它们捕食英国海域受保护的白鳌小龙虾和三文鱼卵等本土物种。在波罗的海落户的大闸蟹甚至有可能逆流爬行到三文鱼产地,那将会对苏格兰三文鱼产业带来致命打击。
不止英国,德国对大闸蟹入侵也是头痛不已。
自年起,首次发现德国境内有大闸蟹后,这种长相类似“大狼蛛”的可怕生物就以每天爬行12——18公里的速度,聚集在排水口、水坝附近,他们会毁坏当地渔民的捕鱼工具,吃掉里面的鱼虾。截止最新报道,大闸蟹在德国破坏生态系统与水利设施造成的损失已经高达万欧元。
比利时西北部城市的布鲁日运河,就曾被勤快的大闸蟹将引以为傲的古镇运河河床架空,它们在这里挖巢筑穴,繁衍生息。
英国泰晤士河两岸的植被,也在大闸蟹努力下破损的千疮百孔。为此,英国人“亲切”地称大闸蟹为“aliencrab”(外星螃蟹)。这种螃蟹在英国水土的滋养下,个头变大,体质变强,很快打败本土红蟹,称霸该水域。
上个世纪80年代,大闸蟹又重新拓展版图,这次他们来到美国加州西海岸,紧接着又征服纽约哈德逊河,一度在这里野蛮生长、横行霸道。
大闸蟹适应能力强,短时间内就能安顿下来,并且积极扩张领地。
对于不速之客的到来,欧洲各国并不欢迎。
六、对付大闸蟹,各国出奇招
大闸蟹过度繁衍,致使英国淡水鳗鱼濒临绝种。为了能够快速的消灭大闸蟹,解除英国河床危机,当地政府出台鼓励人们吃大闸蟹,可是英国人在看到丑陋的大闸蟹后,竟然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为了证明大闸蟹能吃,甚至还邀请专家进行研究。《独立报》记者品尝过后发,一再表述大闸蟹的美味。可无论怎么鼓吹,民众中都无法接受大闸蟹。
作为的最早受害国——德国,一直在研究如何消灭大闸蟹。可是不管用什么手段,过不了多久,大闸蟹都会会死灰复燃,泛滥时,大闸蟹成为德国境内唯一蟹种。
经过多年观察,德国人从中嗅到商机,原来中国人食用这种大闸蟹!于是他们开始大量捕捞,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中餐馆、亚洲超市等地,从中赚取利润。仅易北河及其支流洛克尼茨河,每年就能捕获约3吨野生大闸蟹。
比利时为保护境内河床,不得不设下陷阱捕捞大闸蟹。捕捞上来的大闸蟹要么直接杀死,要么磨成鱼类饲料。
可是用量远不及大闸蟹的增长速度,去年一年,比利时就抓获大闸蟹万只。无奈之下,比利时当局决定考虑将它们运回故乡中国,让中国人帮助他们消灭这种没有天敌的螃蟹。面对高昂的空运成本和损耗,这个方案至今还在商讨中。
在美国,大闸蟹是“被通缉的美味”。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明令禁止旅客携带大闸蟹入境,违者会被罚款——美元,最高可达1万美金。
有了规定以后,大闸蟹在美国的价格连连攀升,走私螃蟹甚至一跃成为暴利行业!很多人为此铤而走险,去年一年,CBP就在美国各港口查获10多只。
仅仅依靠海关堵截大闸蟹入境远远不够,为此,大闸蟹在美国拥有了“通缉令”。他们呼吁民众帮忙抓捕,发现大闸蟹后,要及时上报环境监控部门。最好将大闸蟹放入酒精中浸泡,或者冷冻保存,总之不能放过!
把大闸蟹放到锅里蒸一蒸,它不香吗?
大闸蟹凭借着自身优越的生存能力,硬是在大洋彼岸站住脚跟,成为让欧洲人谈之色变的生物。
对此我们吃货想由衷的说一句,只要报销机票,管你泛滥的大闸蟹、小龙虾、大鲤鱼、蜗牛、蝗虫、牛蛙、兔子还是生蚝,都能一年吃成保护动物,五年吃成教科书,十年全靠长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