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一堆黑乎乎的长虫子在桌子上扭动着,宁玉翠戴上白色手套,抓起这堆虫子熟练的放进试验瓶里,倒入试剂、培养、数学建模……”00:日,记者来到东北农业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生态学专业的一间实验室里,见到了还在读博士的90后女孩宁玉翠,她告诉记者,用来抓蚯蚓的手套是最薄的,这样她能充分并准确的感受蚯蚓肉肉的感觉,用手捏捏蚯蚓,看蚯蚓状态是否良好。从第一次接触研究蚯蚓到现在已经6年了,宁玉翠和团队的成员研究出来的运用数学建模的手段解决蚯蚓研究领域数据处理的问题,让整个数据分析过程更加科学、高效。第一次取蚯蚓,她用筷子一根根夹“别看我现在伸手就抓,我第一次取蚯蚓的时候,是用筷子一根一根的夹,夹的力度小了,蚯蚓就掉下去了,夹的力度大了,蚯蚓疼啊,它就卷缩身子,剧烈的扭动,老吓人了。”年末,宁玉翠以专业年级综评第一的成绩保送到东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从那天起,她就开始进入课题组,研究“高寒地区蚯蚓”,也就是要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蚯蚓体内外微生物的变化,为以后的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工作做一些理论基础和指引。宁玉翠拿着实验瓶里的蚯蚓跟记者解释说,土壤被污染了,但是只能知道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多少,无法确定这个含量是不是会对土壤中的动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不能判断这个含量是不是会对人类产生毒害。“我们会把蚯蚓放在被污染的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看看蚯蚓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有多大改变,以此断定这块污染土壤的生态毒害程度。”宁玉翠说,蚯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特别敏感,身体里的一些酶活性变化迅速,所以它被国内国际的一些机构认定是模式生物,写入国家级测定标准,用来评定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大小。完成蚯蚓“数学建模”让数据科学、高效做了一段实验之后,宁玉翠发现,蚯蚓研究领域的数据处理是个问题,如果是传统的生物统计学,为了最终的实验结果,需要对蚯蚓进行大量的,细微的,包含多个层面的数据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然而,结果的主观性还比较大,文章讨论时需要再次耗费精力。宁玉翠和团队成员讨论之后,大家决定运用“数学建模”,但是由于对数学理解程度的欠缺,以及对原有模型的依赖,一直没有较好的建模结果。“可能是我从小就不服输的劲儿吧,研究不明白誓不罢休。”宁玉翠笑着说,那时她经常在实验室“包宿”,半夜走在漆黑甬长的楼道里,心里砰砰地跳着,她总是忍不住的回头。“结果告诉我,坚持下去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在读博一的时候,宁玉翠终于完成了数学模型的的选择、建立和验证并得到了老师和行业专家的认可在校期间获14万奖学金各种奖励助力科研之路年、年、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年11月,获得博士最高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元;在校期间一共获得各类奖学金超过14万元;年2月,荣登《中国研究生》杂志封面;年6月,参加第一届国际蚯蚓大会,在全球蚯蚓研究领域的专家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学校和国家这么多年的资助,我才能走到今天,我要更加努力,用成绩回馈这份资助。”宁玉翠说,自己取得这么多的成绩,离不开老师还有学校的关心,才能让她的科研之路走得如此顺利。宁玉翠说,下一步她想继续就继续深造博士后,把手里的一些试验完善一下,“我现在做的是重金属镉对蚯蚓的影响,师妹已经开始做抗生素对蚯蚓影响的前期试验,我们打算再开一个有机污染物的试验。”宁玉翠和团队成员准备把三个研究整合在一起,看看蚯蚓都是怎么面对和抵御这些污染的,为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来源:哈尔滨新闻网王勇李水童记者:王越文/摄/视频拍摄编辑:马云鹏